往期阅读
当前版: 2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段最难熬的时期,大家抱团取暖!”

  我们走进整洁安静的血透室内,82台血液透析机常年如一日,寂静无声地运转着;医护们一如既往、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透析患者安静地躺在自己的床上接受治疗。面对这安静有序的场景,如果不是原本的大厅被隔成了一个个小厅,谁也不会想到,肆虐的新冠疫情还未结束。

  运行有序安全的背后是科室所有医护人员24小时的坚守。4名医生、32名护士构成的血液透析团队相继成了“羊群”的一员,核酸阳性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如何确保不耽误每个透析患者的治疗,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如何合理的排班?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所有人都会排到,一个人都不掉队,加油!”护士长王新美在血透肾友群里的话掷地有声、充满力量,让每个患者充满信心,“我们‘阳’了还能来做透析吗?”这是最近护士长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随着社会面阳性患者的不断出现,血透室第一时间延长消杀时间、分区错峰透析、电话通知每一个患者透析时间、线上线下分享科普……“努力让患者尽可能少感染、晚感染新冠病毒,这是我们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共同目标。”

  操作血液透析专业性强,医护人员很难找到替补,血液透析团队工作时间普遍从每天8小时延长到了每天14、16个小时。“前两周是我们人力最紧张的时候,32名护士‘阳’了29名,为了保证透析不停歇,能上岗的护士每天都要上两个班次,一班护理7~8个病人。当时工勤人员只剩两名在岗,医护人员还承担了大量的生活护理和终末护理工作。”10多斤的透析液每班要拎几十桶、10多升的感染性废物每班要处理20余箱、近百张床单元的消毒处理、住院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保证……

  “我还能撑。”“我上。”“我已退烧,明天返岗。”特殊时期血液透析人“轻伤不下火线”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回忆前段时期护理姐妹们纷纷带病上岗,王新美不由红了眼眶,“随着第一批‘阳康’的医护人员身体逐渐恢复,陆续重返岗位,大家挺过了最难熬的时期,现在人力逐渐恢复,一些身体还未痊愈的同事就让他们安心在家休息,身体好转后再投入战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目录
   第04版:目录
   第05版:目录
   第06版:新年献词
   第07版:新年献词
   第08版:重磅
   第09版:重磅
   第10版:重磅
   第11版:重磅
   第12版:重磅
   第13版:重磅
   第14版:重磅
   第15版:重磅
   第16版:重磅
   第17版:聚焦
   第18版:聚焦
   第19版:聚焦
   第20版:聚焦
   第21版:聚焦
   第22版:聚焦
   第23版:聚焦
   第24版:聚焦
   第25版:聚焦
   第26版:聚焦
   第27版:聚焦
   第28版:技术
   第29版:技术
   第30版:技术
   第31版:技术
   第32版:服务
   第33版:服务
   第34版:故事
   第35版:故事
   第36版:故事
   第37版:故事
   第38版:科普
   第39版:科普
   第40版:科普
   第41版:科普
   第42版:科普
   第43版:科普
   第44版:科普
   第45版:科普
   第46版:科普
   第47版:科普
   第48版:科普
   第49版:科普
   第50版:科普
   第51版:科普
   第52版:科普
   第53版:科普
   第54版:科普
   第55版:科普
   第56版:科普
   第57版:科普
   第58版:广告
   第59版:封三
   第60版:封底
“这段最难熬的时期,大家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