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被张学良执意挽留的医学博士

  文  |吴晓芳

  1930年秋,呼啸的列车卷起滚滚浓烟缓缓停靠在沈阳站,拥挤的人流中,一位身材高挑、面容清瘦、身着长袍的儒雅年轻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南下列车还需等待数日,这位年轻人决定去拜访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少帅接到投上的名刺,上面写着“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瞿立衡”字样,立刻站起身来,兴冲冲地对随从说:“赶快约请,在后花园面谈。”少帅爱才惜才,后花园里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这位名叫瞿立衡的青年才俊是南通县唐洪乡严加灶人,1917年,15岁的他考入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医科专门学校,成为班上年龄最小但禀赋、天资和勤奋都出类拔萃的学生,分别学中医、西医各4年,均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在张謇资助下,于1925年冬乘坐法国邮轮至马赛,转乘火车抵达德国柏林,漂洋过海,不远万里,至德国柏林大学深造,选修医学临床科目。1928年年初,瞿立衡在雷虚扣教授指导下,进行专题研究,完成并通过博士论文,年末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29年先后参加放射线治疗和微量元素分析进修班学习,后又毕业于普鲁士公共卫生学院。5年寒窗,瞿立衡获得博士学位,因满怀爱国情思,故毅然回国,打算回南通从事医教工作。

  少帅听完瞿立衡的打算,执意挽留他服务军队,并任命他为少将军医处长兼陆军医院副院长,军饷丰厚。然而,故乡终是心头沉甸甸的牵挂,曾经呆过8年的母校也令他魂牵梦绕。翌年春,瞿立衡借故回家省亲,离开军队,取道上海回南通,张謇之子张孝若在上海为瞿立衡接风,多日的延颈企踵终于使这块璞玉回归南通,张孝若喜不自禁,任命瞿立衡为医院院长。

  上任之初,瞿立衡对医院设备作了更新,引进太阳灯、电气机及内镜检查装置。对太阳灯、电气机这些理疗设备,瞿立衡亲自指导施行。《通通日报》称:“治疗效果大放异彩,是病家之福音。”因原有X光机已坏,瞿立衡和张孝若沟通申请再添置一台,并很快向上海西门子公司订购。同时,瞿立衡广纳贤才,特聘意大利医学博士贝贡新,著名寄生虫学专家洪式闾,日本帝国大学医学硕士、外科教授黄竺如等医学人才造福医院。对于瞿立衡的贡献,1933年10月26日《通通日报》又以《瞿立衡院长爱护南通医院之苦心,不使浪费一文,种痘亦打算盘》为题报道:“城南南通医学院,创办迄今,逾二十年,为地方有历史之慈善机关,后来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目录
   第04版:目录
   第05版:目录
   第06版:时评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七一专题
   第09版:七一专题
   第10版:七一专题
   第11版:七一专题
   第12版:七一专题
   第13版:七一专题
   第14版:七一专题
   第15版:七一专题
   第16版:流金岁月
   第17版:流金岁月
   第18版:流金岁月
   第19版:流金岁月
   第20版:流金岁月
   第21版:流金岁月
   第22版:流金岁月
   第23版:流金岁月
   第24版:流金岁月
   第25版:院长之声
   第26版:院长之声
   第27版:院长之声
   第28版:院长之声
   第29版:精诚团队
   第30版:精诚团队
   第31版:精诚团队
   第32版:精诚团队
   第33版:精诚团队
   第34版:故事
   第35版:故事
   第36版:急诊
   第37版:急诊
   第38版:用药指南
   第39版:用药指南
   第40版:小安说健康
   第41版:小安说健康
   第42版:小安说健康
   第43版:小安说健康
   第44版:科普
   第45版:科普
   第46版:科普
   第47版:科普
   第48版:科普
   第49版:科普
   第50版:科普
   第51版:科普
   第52版:科普
   第53版:科普
   第54版:科普
   第55版:科普
   第56版:科普
   第57版:广告
   第58版:广告
   第59版:封三
   第60版:封底
曾被张学良执意挽留的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