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雨
“您要坚强地越过这道坎,继续陪着您的小孙女,看她一路成长、看她接触更美好的世界……”住在通大附院血液内科层流仓的王先生,手机里有一封信,他时常会打开一遍遍地阅读。这封信是为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写给他的,信中鼓励的话语成了他战胜病魔的动力,“我不想让这位好心的志愿者失望,痊愈之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站到他的面前,郑重地说一声谢谢。”
2022年4月,50岁的王先生因身体不适到通大附院就诊,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血液内科诊疗团队为他进行了前期的检验和治疗后,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才是完全治愈该疾病的最佳方法。经过血液内科医务人员的积极寻找,终于在中华骨髓库寻找到了配型成功、完全适合的骨髓。
经过多方联系沟通,这位来自北京的志愿者表示自愿捐献。好消息传来后,通大附院积极做好移植前的准备工作。疫情期间出行需通过层层关卡,各种审批文件及新冠核酸检测都绿色通道迅速完成。在医院医务处、护理部、院办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先生迎来了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日子,干细胞采集完毕后立即低温冷链保存运送至通大附院。
王先生知道后,给志愿者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让王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志愿者回复的鼓励信和造血干细胞一起飞越1100公里,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