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省首例!为通大附院小儿外科团队点赞

  记者| 徐海慧

  近日,江苏省首例由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的胆总管囊肿切除(包括胆囊)+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在通大附院小儿外科成功实施。

  前不久,三岁的患儿瑶瑶(化名)因反复腹痛半年在当地医院治疗,在外院检查后医生考虑其为胆总管扩张,但当地的手术条件暂时还不能为她完成手术,建议其尽快转入上级医院做手术根治。

  忧心忡忡的瑶瑶父母随即带着爱女来到通大附院小儿外科就诊,经检查后确诊为先天性肝外胆道畸形、胆管扩张,需要立刻手术切除畸形肝外胆道,重建肝肠引流才能彻底解决病因。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会越来越重,易并发胰腺炎、胆道感染穿孔,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根据孩子的病情,通大附院小儿外科主任咸华教授、主任医师印其友立刻联络肝胆外科、影像科、麻醉科和小儿内科的专家们讨论手术办法,综合考虑到瑶瑶年纪小、器官组织娇嫩且重建的胆管纤细,对缝合要求极高,要确保以最小的创伤成功实施手术,不能让孩子术后留疤影响美观,遂决定启用达芬奇机器人为瑶瑶进行手术。

  印其友告诉记者:“达芬奇机器人具有高清三维放大视野、更高的分辨率、操作稳定、机械臂360°全方位灵活操作等优势,能提供更精准、创伤小、恢复快的外科治疗。”在高清的裸眼3D视野下,印其友操纵达芬奇机器人顺利切除了发育畸形的扩张胆道,重建肝外胆肠引流。手术历时4小时,出血量少于5ml。目前瑶瑶已顺利康复出院。

  据了解,通大附院是目前全省唯一启用达芬奇机器人治疗小儿外科疾病的医院,且手术已成功开展30余例,这标志着通大附院儿外科手术进入了机器人时代。“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上岗后,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今后也将应用到更多的儿外科手术中,为广大儿童患者带来福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目录
   第04版:目录
   第05版:目录
   第06版:时评
   第07版:资讯
   第08版:重磅
   第09版:重磅
   第10版:重磅
   第11版:重磅
   第12版:重磅
   第13版:重磅
   第14版:特稿
   第15版:特稿
   第16版:特稿
   第17版:特稿
   第18版:特稿
   第19版:特稿
   第20版:技术
   第21版:技术
   第22版:故事
   第23版:故事
   第24版:故事
   第25版:故事
   第26版:故事
   第27版:故事
   第28版:公益使命
   第29版:公益使命
   第30版:公益使命
   第31版:公益使命
   第32版:公益使命
   第33版:科普
   第34版:科普
   第35版:科普
   第36版:科普
   第37版:科普
   第38版:科普
   第39版:科普
   第40版:科普
   第41版:科普
   第42版:科普
   第43版:科普
   第44版:科普
   第45版:科普
   第46版:科普
   第47版:科普
   第48版:科普
   第49版:科普
   第50版:影像
   第51版:影像
   第52版:影像
   第53版:影像
   第54版:印记
   第55版:印记
   第56版:印记
   第57版:印记
   第58版:广告
   第59版:封三
   第60版:封底
全省首例!为通大附院小儿外科团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