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大附院东院区启用“满周岁”

也提供了就医全流程的展示,包括挂号、签到、候诊、诊后检查检验、取药等环节,黑体部分代表患者目前已完成的就医状态,灰色部分代表后续可能的就医流程。 

  患者在所在诊区的自助报到机上报到后,本次就诊开始。当医生为患者开具相应的检查检验医嘱后,界面会同步更新检查检验医嘱名称。患者缴费后检查预约时间会同步展示,患者可根据界面显示时间前往检查科室。检查结束后,发布的报告同样也会及时推送给患者,患者点击后可查看检查结果。 

  除了可查看检查检验报告,系统也支持取药指引,不同药品所对应的药房名称及位置一目了然。不清楚的位置可以点击导航一键直达。就诊结束后,患者还可以进行就医的满意度评价,为本次就诊打分。 

  此外,医院还推出了“床边结算”“智慧病房”“一次挂号管三天”“80之约 附院相伴”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旨在让患者看病不再难、不再烦。 

  创新赋能,打造特色医疗服务新标杆 

  记者:差异化布局下,医院如何打造特色专科品牌、特色中心? 

  施炜:一是构建专科中心集群,强化品牌聚焦效应。专病诊疗中心实体化运行。东院区集中优质资源,推动“1+N”模式专科中心建设,已成立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周围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中心、肥胖与代谢性疾病诊疗中心、糖尿病足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等特色专病诊疗中心。其中,通大附院神经疾病诊疗中心整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等5个专科,提供“多学科、全流程”诊疗服务。这些中心以疾病为核心,打破传统科室壁垒,实现“患者不动、专家联动”的一站式服务,显著提升诊疗效率。糖尿病足中心通过MDT多学科协作,患者从首诊到转入联合病房仅需绿色通道一步到位。 

  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进打造心脏大血管中心,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整合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等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检查、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模式,覆盖主动脉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全谱系疾病诊疗;打造肿瘤中心,柔性引进束永前教授,配备目前行业中最高端的医用直线加速器VersaHD,可通过四维影像对治疗中的肿瘤运动实时监控,使得病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目录
   第04版:目录
   第05版:目录
   第06版:时评
   第07版:资讯速递
   第08版:重磅
   第09版:重磅
   第10版:重磅
   第11版:重磅
   第12版:重磅
   第13版:重磅
   第14版:重磅
   第15版:重磅
   第16版:重磅
   第17版:技术
   第18版:技术
   第19版:技术
   第20版:技术
   第21版:技术
   第22版:技术
   第23版:技术
   第24版:技术
   第25版:技术
   第26版:故事
   第27版:故事
   第28版:故事
   第29版:故事
   第30版:故事
   第31版:故事
   第32版:故事
   第33版:故事
   第34版:故事
   第35版:故事
   第36版:故事
   第37版:服务
   第38版:服务
   第39版:科普
   第40版:科普
   第41版:科普
   第42版:科普
   第43版:科普
   第44版:科普
   第45版:科普
   第46版:科普
   第47版:科普
   第48版:科普
   第49版:科普
   第50版:文化
   第51版:文化
   第52版:文化
   第53版:文化
   第54版:文化
   第55版:文化
   第56版:文化
   第57版:文化
   第58版:文化
   第59版:封三
   第60版:封底
通大附院东院区启用“满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