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学科团队成功拆解

  左二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施炜教授,左三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徐希德

血管母细胞瘤,病灶足足有4厘米大小,情况危急,随即被收治入院。

  “延髓血管母细胞瘤,是神经系统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现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脑干肿瘤手术风险极大,尤其是延髓部位的肿瘤,任何细小的手术操作都很容易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且该患者延髓血管母细胞瘤血供极为丰富,稍有不慎造成出血就会无法挽回,手术治疗的难度和风险都很大。”施炜教授介绍。

  多科联合作战,勇闯手术难关

  面对如此复杂且高风险的病情,神经疾病中心再一次发挥各专科协同诊治、联合作战的优势,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神经重症迅速开展共同诊疗。团队一致决定在肿瘤切除术前行脑血管造影和供血动脉栓塞,便于术中控制出血和肿瘤完整切除。

  术前准备完善后,卒中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云峰首先对肿瘤血管进行栓塞处理,精准找到肿瘤供血动脉并成功栓塞大部分肿瘤血供,为后续手术创造有利条件。随后,赵女士被转至神经重症监护病区进行严密观察,待病情稳定后,施炜教授,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徐希德团队接过“接力棒”,整个手术在神经内镜下进行,术中小心翼翼地分离肿瘤界面与延髓之间的粘连,保护好延髓供血及引流血管,并避免对延髓的操作损伤。这一过程难度很大,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每一次毫米级的操作堪比“在薄片上绣花”。手术历时5小时,肿瘤被完全切除。术后,赵女士生命体征稳定。

  彰显中心实力,一站式护航健康

  术后第3天,困扰赵女士多日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并且可以在他人搀扶下缓慢行走,身体状态明显好转。如今,赵女士看到自己一天天好起来,她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真的太感谢通大附院的医生们了,是他们给了我第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目录
   第04版:目录
   第05版:目录
   第06版:时评
   第07版:资讯速递
   第08版:重磅
   第09版:重磅
   第10版:重磅
   第11版:重磅
   第12版:重磅
   第13版:重磅
   第14版:重磅
   第15版:重磅
   第16版:重磅
   第17版:技术
   第18版:技术
   第19版:技术
   第20版:技术
   第21版:技术
   第22版:技术
   第23版:技术
   第24版:技术
   第25版:技术
   第26版:故事
   第27版:故事
   第28版:故事
   第29版:故事
   第30版:故事
   第31版:故事
   第32版:故事
   第33版:故事
   第34版:故事
   第35版:故事
   第36版:故事
   第37版:服务
   第38版:服务
   第39版:科普
   第40版:科普
   第41版:科普
   第42版:科普
   第43版:科普
   第44版:科普
   第45版:科普
   第46版:科普
   第47版:科普
   第48版:科普
   第49版:科普
   第50版:文化
   第51版:文化
   第52版:文化
   第53版:文化
   第54版:文化
   第55版:文化
   第56版:文化
   第57版:文化
   第58版:文化
   第59版:封三
   第60版:封底
多学科团队成功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