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RT-D植入术助力老龄患者重获“心”生

  左二为副主任医师陈子微

  ▌居靖雯 陈子微

  近日,通大附院心律失常中心,成功为一名心脏严重转位的高危扩张型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实施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术后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危在旦夕:心跳随时“罢工”

  72岁的茅大爷(化名)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近一年来,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反复出现乏力、胸闷、气急症状,日常活动严重受限,人也日渐消瘦,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接诊的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子微介绍,患者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显著扩大至64mm,左心室射血分数(反映心脏泵血能力的重要指标)下降至0.34,血清标志物利钠肽前体含量高达8000pg/ml(数值越高说明心功能越差),这些数据都表明他的心脏泵血功能已经严重受损。 

  更危险的是,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最慢时候的心率只有20次/分(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还出现过长达5秒的心脏停搏,且有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患者随时可能因为恶性心律失常晕厥甚至猝死。 

  不过,治疗起来却没那么简单。对于茅大爷这种心室收缩不协调的严重心衰患者,如果植入普通的双腔起搏器,虽然能解决心跳慢的问题,但可能加剧心室收缩不同步,反而加重心衰,风险非常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目录
   第04版:目录
   第05版:目录
   第06版:时评
   第07版:时评
   第08版:重磅
   第09版:重磅
   第10版:重磅
   第11版:重磅
   第12版:重磅
   第13版:重磅
   第14版:技术
   第15版:技术
   第16版:技术
   第17版:技术
   第18版:技术
   第19版:技术
   第20版:技术
   第21版:技术
   第22版:技术
   第23版:故事
   第24版:故事
   第25版:故事
   第26版:故事
   第27版:故事
   第28版:故事
   第29版:故事
   第30版:故事
   第31版:故事
   第32版:故事
   第33版:故事
   第34版:故事
   第35版:服务
   第36版:服务
   第37版:服务
   第38版:服务
   第39版:服务
   第40版:服务
   第41版:服务
   第42版:服务
   第43版:服务
   第44版:科普
   第45版:科普
   第46版:科普
   第47版:科普
   第48版:科普
   第49版:科普
   第50版:科普
   第51版:科普
   第52版:科普
   第53版:科普
   第54版:科普
   第55版:科普
   第56版:科普
   第57版:科普
   第58版:科普
   第59版:封三
   第60版:封底
CRT-D植入术助力老龄患者重获“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