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3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儿外科“潮汐病房”开启高效就医新模式

  ▌小儿外科

  为了应对暑期手术高峰,通大附院小儿外科“潮汐病房”开启高效就医新模式。每年暑期,儿童手术需求激增、床位紧张、等待时间长成为家长们的“心头难”。为破解这一难题,通大附院小儿外科创新推出“潮汐病房”管理模式,通过动态调配床位资源,优化手术流程,实现“当日出入院”的高效服务,让患儿告别“一床难求”,为暑期就医高峰注入“柔性缓冲”。

  暑期手术高峰:家长焦虑,医院承压

  据统计,每年7~8月,通大附院小儿外科手术量较平日增长300%,单日最高接诊量达200例。家长王女士坦言:“提前一个月预约都排不上,孩子假期计划全被打乱。”类似情况并非个例—由于手术以日间模式为主,但床位固定,往年暑期患儿平均等待时间长达7~10天,部分家长甚至被迫选择跨市就医。

  面对激增的需求,传统“固定床位+固定科室”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为此,通大附院小儿外科联合麻醉科、护理部、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创新推出“潮汐病房”管理模式,以“弹性资源调配”破解就医痛点。

  潮汐病房:像潮水般灵活,按需“涨落”

  “潮汐病房”的灵感源于城市交通的“潮汐车道”—根据车流量动态调整车道方向。通大附院将其引入医疗管理,通过三大核心举措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1. 床位动态调配:将原有固定科室床位划分为“基础床位+弹性床位”,暑期增设10张“潮汐专用床”,优先满足日间手术需求。

  2. 手术流程再造:推行“预评估—集中手术—快速康复”闭环管理。患儿术前门诊完成所有检查,手术当日由高年资专家团队集中操作,缩短恢复时间。 

  3. 多学科协同保障:麻醉科增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目录
   第04版:目录
   第05版:目录
   第06版:时评
   第07版:时评
   第08版:重磅
   第09版:重磅
   第10版:重磅
   第11版:重磅
   第12版:重磅
   第13版:重磅
   第14版:技术
   第15版:技术
   第16版:技术
   第17版:技术
   第18版:技术
   第19版:技术
   第20版:技术
   第21版:技术
   第22版:技术
   第23版:故事
   第24版:故事
   第25版:故事
   第26版:故事
   第27版:故事
   第28版:故事
   第29版:故事
   第30版:故事
   第31版:故事
   第32版:故事
   第33版:故事
   第34版:故事
   第35版:服务
   第36版:服务
   第37版:服务
   第38版:服务
   第39版:服务
   第40版:服务
   第41版:服务
   第42版:服务
   第43版:服务
   第44版:科普
   第45版:科普
   第46版:科普
   第47版:科普
   第48版:科普
   第49版:科普
   第50版:科普
   第51版:科普
   第52版:科普
   第53版:科普
   第54版:科普
   第55版:科普
   第56版:科普
   第57版:科普
   第58版:科普
   第59版:封三
   第60版:封底
小儿外科“潮汐病房”开启高效就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