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徐新艳 专业审稿 ▎黄中伟
黄中伟:通大附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擅长:急危重症抢救,疑难危重症救治,脓毒症、重症胰腺炎及多脏器衰竭的治疗等。
随着气温不断上升,水上乐园、水上项目逐渐热起来,但无论是游玩,还是运动健身,个人安全必须放在首位。因此,关于溺水的安全教育仍然需要不断推广,只有加强对溺水的预防和溺水后急救相关知识的科普,才能让大家安心享受水上运动带来的清凉与快乐。
溺水是什么
淹溺(drowning),又称溺水,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和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
为什么“倒挂控水”不对
溺水时,人体会因喉痉挛导致肺部进水很少,多数情况下肺部不是“灌满水”状态。
即使有少量水进入肺部,倒挂也无法有效排出。但是倒挂控水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错过恢复心跳和呼吸的最佳时机。
倒挂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引发误吸(呕吐物进入气管),加重窒息风险。
正确营救方法
1.现场目击者在初步营救和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应在保证施救者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营救。
2.将淹溺者救离水中。在不影响心肺复苏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湿衣服,擦干身体,防止患者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3.首先检查患者反应,开放气道,检查有无生命迹象,一旦发现心跳停止,清理呼吸道后应尽快实施心肺复苏。
4.在心肺复苏术开始后有条件者应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5.淹溺者经现场急救后,应及时转送至医院进行下一步救治;搬运患者过程中注意有无头颈部损伤和其他严重创伤,做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