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5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容易失眠,吃两片安眠药就OK了吗?

  文 | 徐新

  为了唤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从2001年起,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什么是失眠?

  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它通常有这些表现:

  失眠表现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30min)

  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早醒

  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

  减少(通常少于6h)

  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核心要素)

  失眠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依靠睡眠时间判断是否失眠

  临床上失眠的评估和诊断有其标准。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单纯依靠睡眠时间来判断是否存在失眠。睡眠需要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睡眠时间的减少并不一定都具有病理意义。如果在睡眠时间持续减少的同时,白天没有不良后果,可能是自然正常睡眠时间的缩短,不能作为失眠看待。此外,失眠可孤立存在或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难分因果,特别是慢性失眠者,不能仅关注失眠问题而忽视其他伴随症状或疾病。

  误区二:不能正确对待失眠

  有的人一谈失眠就色变,有的人则认为失眠不是什么大毛病,扛扛就过去了。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点。人们应该正确认识失眠。不夸大失眠的危害,否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无端的恐惧,甚至会诱发和加重睡眠问题;但也不要小看失眠。偶尔的失眠是正常的,尤其面临一些烦恼时,无须治疗;但出现短期失眠要尽早积极治疗,否则有的患者睡眠难以恢复,会转为慢性失眠。

  误区三:自行用药

  有的人担心安眠药有依赖性与成瘾性,排斥处方药,自行选用酒精、含褪黑素成分的保健品、含有催眠成分的药物(如抗组胺药)、或具有安神作用的中药(如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

  危害很大

  酒精会减少深睡眠,增加夜间觉醒次数,不能用于治疗失眠;

  外源性褪黑素与机体内源产物不同,治疗失眠的效果尚不确定;

  含有催眠成分的药物不推荐作为失眠的常规用药;

  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失眠的治疗,严重的还会对失眠者自身带来危害,需要纠正。

  失眠的治疗方式

  ① 尽可能明确病因

  失眠诊断一旦明确,应积极寻找、分析原因进行病因治疗,病因解决后失眠往往不治而愈。

  ② 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  

  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方式常干扰人们的睡眠,成为诱发失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简介
   第04版:目录
   第05版:目录
   第06版:时评
   第07版:资讯速递
   第08版:重磅
   第09版:重磅
   第10版:重磅
   第11版:重磅
   第12版:重磅
   第13版:重磅
   第14版:重磅
   第15版:重磅
   第16版:封面
   第17版:封面
   第18版:封面
   第19版:封面
   第20版:封面
   第21版:封面
   第22版:封面
   第23版:聚焦
   第24版:聚焦
   第25版:聚焦
   第26版:聚焦
   第27版:聚焦
   第28版:聚集
   第29版:聚集
   第30版:前沿
   第31版:前沿
   第32版:服务
   第33版:服务
   第34版:服务
   第35版:服务
   第36版:服务
   第37版:服务
   第38版:服务
   第39版:服务
   第40版:服务
   第41版:提醒
   第42版:小安说健康
   第43版:小安说健康
   第44版:科普
   第45版:科普
   第46版:科普
   第47版:科普
   第48版:科普
   第49版:科普
   第50版:科普
   第51版:科普
   第52版:科普
   第53版:科普
   第54版:科普
   第55版:科普
   第56版:科普
   第57版:科普
   第58版:食补
   第59版:食补
   第60版:食补
   第61版:食补
   第62版:影像
   第63版:影像
   第64版:影像
   第65版:影像
   第66版:广告
   第67版:封三
   第68版:封底
容易失眠,吃两片安眠药就OK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