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非药物治疗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众多,如心理治疗、光照疗法、中医针炙治疗等。其中心理和行为治疗是首选的失眠治疗方法,适用于所有失眠患者。但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该方法推广还需些时日。
④ 药物治疗
在病因治疗、行为认知治疗和睡眠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可酌情给予催眠药。失眠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部分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分为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等。
用药小贴士
1、遵循治疗原则的同时需兼顾个体化原则。用药从小剂量开始,一旦达到有效剂量后不轻易调整药物剂量。
2、按需、间断、足量给药原则。
3、疗程:可根据患者睡眠情况调整维持时间。需要注意的是,4周以内的药物治疗可选择连续冶疗;超过4周的药物治疗应重新评估后治疗。
4、换药指征:包括①推荐的药物治疗无效;②产生耐受性;③不良反应严重;④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有相互作用;⑤使用>6个月;⑥有成瘾史的患者。
药物治疗次序可先从短、中效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开始,若无效,优先考虑同类药物中的其他药物;仍无效可选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再无效可联合使用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和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当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时,应转换或者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5、终止治疗的时机与原则:当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可考虑采用减少睡前药量和/或变连续治疗为间歇治疗的方法逐步减量、停药,但要避免突然停药,以减少失眠反弹。
总之,失眠治疗药物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即时就诊。
【本文作者:徐新,通大附院主任药师,担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通市药学会科普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南通市药学会药剂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