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
86岁的陆老伯近一年来记忆力明显下降,还伴有精神困倦、步态不稳和情绪波动。经通大附院神经内科门诊MMSE认知筛查,得分27分(正常范围24~30分,提示轻度认知障碍)。
而71岁的曹奶奶睡眠不佳伴头昏已有3~4年,近两年出现记忆力减退、提笔忘字等症状,有时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MMSE检查得分15分(提示重度认知障碍)。
面对家属“是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急切询问,通大附院通过创新检查技术—氟[18F]贝他苯(18F-AV1)PET/CT,为这两名患者完成了精准筛查。结果显示,曹奶奶枕叶皮层区域出现AV1摄取增高,提示存在Aβ淀粉样蛋白沉积,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也为今后的疗效评价提供了基础。
认识阿尔茨海默病:隐袭的认知挑战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早老性痴呆,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起病隐匿,且呈进行性发展,早期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情景记忆障碍,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进展为全面认知功能下降。
该病具有一个漫长的临床前阶段,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至20年,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病理改变就开始发生,也就是β-淀粉样蛋白(Aβ)就已经开始在大脑皮质区域逐渐沉积,它的沉积也是AD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大脑中异常Aβ蛋白沉积,是AD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精准诊断“金标准”:Aβ PET显像
Aβ PET显像是目前国际公认的AD诊断“金标准”,能够无创可视地显示脑内Aβ沉积情况,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的检查手段。
8月19日,通大附院神经内科与核医学科在医务部、门诊部、药学部等